时间:2014-05-14 10:09:00 作者:少林小龙武校 编辑:www.xiaolongwuxiao.com
习武之人,小念头不正,打出的拳也会不正,习武不仅是正形,还包括正心,正念!习武是自我修炼的过程,以武入道,明白事理,武德永远在武功之上!
德与道是兄弟俩,常常联系在一块的,德有多高,道即有多深,一个没有德的人是不可能彻底达到放松和入静的。武术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缩影,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。中国武术讲求练武习道,就是在强化拳脚功夫的同时,注重思想境界的修为,即武德。
早在两千多年前,《左传?宣公十二年》就对武德对了规定。它提出“武德有七:禁暴、戢兵、保土、公定、和众、丰财”。
武术界历来视不讲武德者为恶,各门派也有“未曾习武先修德”和“短德者不可与之学,丧理者不可与之教”的格言。
少林戒约中提出“习此术者,以强体魄为要诣”,倡导“济危扶贫,匡扶正义”和“不可逞强凌弱之拳”的德行到了近代中央国术馆也曾把“爱国、修身、正义、助人”作为武德规范。
由此看出,中华武术之“道”通过三个层次表现出来:
第一个层次为个人和武德修养。它要求所有习武者都要“尊师重道”,做到“孝悌仁义”,“技道并重、德艺双修”,“切戒逞血气之私,好勇斗狠之举”;
第二个层次表现为集体的道德观念。它要求所有习武者和武术团体应“扶危济贫,除暴安良”,做到“公定”、“安民”、“匡扶正义”、“见义勇为”和“以武会友”;
第三个层次表现为爱国主义的精神。它要求所有习武者和武术团体必须“精忠报国”,练武的目的在于“强种御侮”和“爱国、修身、正义、助人”。
武至极则文,回归到了文化层面上,回归到了哲学的高度,回归到了对人的反思和生命的认知,回归到大爱无疆的“道”的领域。
扫描二维码加微信;
时刻关注孩子在校吃住、练功、学习、生活等详情。
登封嵩山少林小龙武术学校.
嵩山少林小龙武术学校院39年文武品质教育始终如一,
文武兼修,立一等品德、求一流知识、成一行精英,
2020年全国统一报名进行中......
扫描二维码加微信;
关注孩子在校吃住、练功、学习、生活等详情。